2017年4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来自韩国的油井管反倾销行政复审的终裁结果,认定韩国存在'特殊市场状况'(Particular Market Situation),并对正常价值的构成要素进行替代,重新计算倾销幅度。韩国的涉案企业随后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2019年1月2日,法院裁定美国商务部败诉,因为美国商务部关于特殊市场状况的认定证据不足。
在行政复审的初裁阶段,美国国内产业的申请人提出韩国的热轧钢(油井管的最大原材料投入)存在四种特殊市场状况:(1)韩国政府提供的补贴扭曲了韩国热轧钢的成本和价格;(2)过去三年,韩国市场充斥着来自中国的低价和不公平贸易的热轧钢,这些产品压低了韩国国内的热轧钢价格,导致价格扭曲;(3)两个主要的热轧钢供应商与油井管生产商之间存在战略联盟,扭曲了价格;(4)韩国政府影响电力的价格,扭曲了涉案产品的生产成本。
美国商务部于2017年2月22日发布行政复审的初裁决定,驳回了申请人指控的四种特殊市场状况:(1)申请人仅仅引用了相关反补贴调查的裁决和税率,但是相关记录中没有证据表明韩国政府实施与热轧钢相关的政策或强制令,从而扭曲被调查产品的生产成本;(2)虽然来自中国的进口有增长,但是申请人未能证明这一趋势对韩国是独特的,中国出口对韩国的影响在世界其他市场也有反映,因此相关记录中没有证据表明来自中国的进口对韩国市场造成特定的价格扭曲;(3)申请人提交的战略联盟的证据是复审期之前的,并且也不包括与特定协议相关的信息,另外鉴于韩国热轧钢的供应商主要是浦项钢铁,并且韩国涉案企业也从其他供应商购买热轧钢,商务部认定申请人的指控并不成立;(4)虽然韩国政府对电力市场有干预,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向热轧钢和油井管生产企业收取的电费没有合理反映电力的生产成本,因此商务部拒绝认定电力行业存在特殊市场状况。
初裁之后,2017年3月8日,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Peter Navarro给美国商务部写了一封邮件。邮件提到总部位于卢森堡的跨国钢管生产企业Tenaris S.A.刚在休斯敦成立了一个油井管的生产厂,太低的行政复审税率将会给该公司造成损害。Peter Navarro指出至少36%的幅度才可以给Tenaris提供帮助,因此商务部应该使用特殊市场状况来调整幅度。
2017年4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来自韩国的油井管反倾销行政复审的终裁结果,推翻其在初裁阶段的立场,认为在将所有四个指控作为一个整体来重新考虑的话,基于他们累积起来对韩国油井管行业的影响,可以认定存在特殊市场状况。
在法院诉讼阶段,美国商务部主动要求就特殊市场状况的认定自愿发回重审,被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拒绝。法院认为这种请求是轻率和恶意的,并且商务部显然是想在特殊市场状况问题上进行返工(do-over)。另外,美国商务部在诉讼过程中提交的答辩和陈述中也没有提出实质性观点支持其关于特殊市场状况的认定,因此法院认定美国商务部已经放弃了抗辩的权利。最后,法院裁定,虽然理论上美国商务部认定特殊市场状况的方法是合理的,但是商务部基于相同的证据在终裁阶段推翻其立场并认定存在特殊市场状况是不合理的。法院要求商务部撤销其关于特殊市场状况的认定,并重新计算倾销幅度。
两点感想:第一,美国的反倾销调查受其他方面的干预并不少,比如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Peter Navarro的邮件。第二,美国商务部在初裁阶段驳回关于特殊市场状况的指控还是讲理的,但是讲理恐怕也是分人的,若是针对中国企业,那么申请人提供的这点材料,基本上就“铁证如山”了,而不是证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