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商贸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Huamei Commercial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 Ltd.
服务热线: 0311-85278946
新闻资讯 News
( Tel ) 电话
0311-8527 8946
( Fax ) 传真
0311-8527 8948
( E-mail ) 邮箱
hm@huameiconsulting.com
进口商“知道或应该知道”倾销的事实与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历史”是一个选择性的条件,只要二者中有一种情形存在,再加上“相对短期内大量进口”的条件,就符合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紧急情况”。实践中,如果倾销幅度在25%以上,美国商务部就可以认定“进口商知道或理应知道”出口商正以低于正常价值出售的产品。这个25%的标准是1987年美国在对意大利圆锥滚珠轴承案中确定下来的。反倾销案件的有关各方经常就这一条件发生争执。 1982年10月,美国四“H”公司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对中国进口的蘑菇罐头进行反倾销调查,1983年5月,美国商务部初裁倾销幅度为7.38%。在初裁阶段,美国申请人提出,来自中国的蘑菇罐头进口中存在“紧急情况”。虽然申请人没有提出中国的蘑菇罐头有“倾销历史”,但认为美国的“进口商知道或应该知道”来自中国的进口罐头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因为他们应当知道商务部会使用中国台湾或韩国的替代国价格确定正常价值。经调查,实际情况是申请人和进口商都不知道商务部最后选择了印尼作为替代国,据此,商务部认为申请人关于存在“紧急情况”的申诉依据不足,在初裁中判定不存在“紧急情况”。 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进口,商务部往往采用替代国价格的方法确定正常价值,这对进口商来说似乎很难了解到倾销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但也不能基于这一点就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进口都不存在 “进口商知...
发布时间: 2019 - 03 - 11
浏览次数:82
(三)对欧美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和“替代国”制度的比较和评价在认定市场经济地位方面,尽管美国规定的五项判断非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中有四项是确定的标准,但同时也规定了其他因素可以成为确定和取消一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而且这种确定权完全属于美国的商务部,不受司法审查。欧盟的认定标准表面上似乎较为规范,但实际上也偏笼统,且实际结果与欧盟理事会将中国排除出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的做法大相径庭,前后矛盾。欧美都没有正视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的现实。欧美国内法律在认定市场经济地位方面都缺乏明确的标准。实际上,我国商务部《2003 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指出,2001 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为 69% ,已超过国际上 60%的临界水平。根据国外许多权威调查机构的报告,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越来越多的 WTO 成员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即是极有力的例证。欧美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实际上是设置非关税壁垒的体现,在较短时期内其不会放弃这一认定。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迷信所谓“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给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利好效果。近年来的一些案例表明,即使被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仍然难避反倾销或反补贴等措施的不公正待遇。如美国在 2005 年修改单独税率时,增加了如下问题的考虑:在考察政府对企业出口活动事实上的控制时,商务部需审查非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是否通过出口补贴等方式来...
发布时间: 2019 - 03 - 08
浏览次数:58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通话传出的积极信号表明中美两国近来的接触取得了一定进展。此次美国中期选举后,无论其国内政治如何演变,中美都将进入合作与竞争共存的长期博弈状态,贸易纠纷和技术竞争或成为常态。同时,特朗普或积极为连任做准备,不排除中美问题再次会成为焦点问题。实际上,自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冲突逐步升级,其核心是中美在三个层面的纷争,即贸易争端、科技竞争和大国博弈,涉及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既有短期美国中期选举和中美贸易逆差等因素,也有中期美国一些人士对于中国技术快速追赶的担忧,更有长期美国社会对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前景的焦虑。而从中长期的大国博弈竞争态势来看,中国有必要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改革开放,保持足够定力,走自己的路,发展是第一要务;二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历史反复证明,这是适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行之有效的道路;三要坚持与世界共赢,持续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并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美贸易争端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两面性 中美贸易逆差的本质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高中低端产品的竞争力不同、两国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等。换句话说,中美贸易逆差从现象本身到背后原因都十分错踪复杂。一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迅速崛起。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从1998年的5%增长到当前的30%以上,连续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
发布时间: 2019 - 03 - 04
浏览次数:52
(二)欧盟的做法欧盟目前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对我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也越来越多,运用的手段也越来越娴熟。2001、2002 和 2003 年欧盟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中没有一起涉案金额超过 1亿美元,但至2005年底,超过1亿美元的案件已达 5起。2005年 6月 30日,欧盟对我国塑料袋反倾销案的涉案金额就高达 3.1亿美元,同年 7月 7日,对我国皮面鞋反倾销的涉案金额高达 6.7亿美元。8月 5日,对我国可刻录CD 光盘(我国海关税则中该税号下还包括U盘,闪存卡等其他非涉案产品) 反倾销调查的涉案金额远超过 2.1亿美元。可见,欧盟已正式取代美国,成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最多和最猛烈的经济体。在目前反倾销整体上在全球越来越少地被运用的情况下,欧盟逆势而上的做法需要我们警惕。1. 对“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的认定1998年 4月 30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一个欧盟反倾销条例的重要修正案,把中国和俄罗斯从非市场经济名单中排除出去,但欧盟仍然认为中国和俄罗斯还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这是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2003年 6月,中国政府向欧盟委员会提出了确认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并提交了支持性文件。欧盟委员会于 2004年 6月底递交给我国商务部一份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只在一个方面上达到了市场经济标准,在另...
发布时间: 2019 - 03 - 01
浏览次数:96
反倾销是当今国际贸易中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在众多贸易摩擦形式当中,反倾销对中国影响最大。反倾销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不像别的贸易摩擦仅仅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家企业,或者说某些行业的某些厂商,它影响的往往是整个产业,因此可以说是致命性的。首先,一旦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就是5年,到期之前反倾销国进行复审,如果复审认为有必要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又是第二个5年。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5年、10年的出口机会,意味着这个产业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其次,反倾销措施会株连整个行业内的其他同类厂商,因此,对整个行业造成的损失可以达到几十亿、上百亿。 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是全球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而且对中国反倾销的成功率或执行率比较高。第二,印度是中国遭受反倾销的首要来源国。第三,从产品来看,以钢铁为代表的贱金属制品是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出口产品。 中国应对未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对策措施:第一,调整中国传统的出口贸易模式。具体包括调整中国的出口目标和理念;调整和优化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原来主要是以初级产品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为主,现在要强调由出口大国变为出口强国,要强调创新,增加附加值;调整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策略,由价格竞争转向转向质量、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策略;转变中国的出口贸易方式,改变只出口产品的观念,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对原来出口目的地...
发布时间: 2019 - 02 - 25
浏览次数:63